• 选择理由
    • *
    • 您的姓名
    • *
    • 您的手机
    • *
    • 验 证 码
    •   
    • 确认提交
    •  
  • 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 >
  • 观天下!整治私设“景点”要常抓不懈
    日期:2022-10-25 06:59  举报:投诉举报

      原标题:整治私设“景点”要常抓不懈;来源经济日报发布于2022年10月13日 09:37,现在今天2022年10月25日小编转载发布。

     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部署,近期,各地正在对未经相关部门许可的私设“景点”、违规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和违规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行为,进行专项整治。开展专项整治,能更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、保护生态环境、维护游客权益,得到了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。

      私设“景点”是旅游行业的沉疴顽疾。无照经营,扰乱旅游市场秩序;未经许可,擅自收取门票费用;私自建设旅游设施,破坏生态环境;无证经营高风险旅游项目,存在旅游安全隐患;虚假营销、欺客宰客,损害游客合法权益;私自改变土地用途,开展旅游经营……这些无序开发旅游资源的行为,有的碰触了法律“红线”,有的损害了游客人身财产安全。

      私设“景点”隐患甚多,却屡禁不绝。一是因为私设“景点”经营者或利字当头、为利所驱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;或法律意识淡薄,不知不可为而为之。二是私设“景点”多地处偏远,监管整治难度较大,容易死灰复燃。三是探险猎奇心理催生出众多个性化旅游需求,一些非主流“野生”景区、私设“景点”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变身“网红打卡地”,受到不知情游客的关注和追捧。

      破解私设“景点”难题,除了要大力开展专项整治,日常监管也应常抓不懈。

      各地要以专项整治为契机,对症下药,标本兼治。理顺管理体制,厘清部门职责,优化规划设计,合理布局景区点位,完善旅游基础设施,加强日常联合监管,建立整治私设“景点”的长效机制,从根本上防止问题反弹。同时,整治工作要分类施策,对一些不能满足基本安全需要的、破坏生态环境的私设“景点”,要坚决依法取缔;对一些有条件通过法定程序开发为正规景区的,不妨建设完善后收编为“正规军”,引导其规范有序经营,以更好满足公众日益多元化的出游需求。

      本文介绍到此结束,感谢经济日报分享。

  • 上一篇:【当前热闻】向家坝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
  • 下一篇:全球通讯!“中欧班列-进博号”从德国汉堡发车
  • | 法律申明 | 免费注册 | 会员中心 | 取回密码 | 贵宾套餐 | 金币充值 | 联系我们 | 在线留言 |
  • //房产网站 //统计代码